探秘淑女进修班:学费过万陶冶优雅

2020-12-24 16:17:121472

  


“女孩要富养”这句口号迅速深入人心。在欧洲已经没落的礼仪学校开始成为中国人的风景。这个社会上男士固然压力很大,而据说仅仅作为“白富美”的女人依然是浅薄的,她们要努力成长为“淑女”,然后是“名媛”……于是,“元媛舞会”之类的阶层仪式一票难求。风尚就像钟摆从不停歇,盯着钟摆的人难免目眩神迷。这一种催眠,让人跃跃欲试,让人心甘情愿。


流水线上的淑女


女人们在重拾失去的女性特质。研究“剩女”现象的学者们呼吁:优秀与成功不应该是让女人失去女性特质的理由。


在一堂“淑媛精修课”上,姑娘们正在用刀叉艰难地对付盘子里的橘子。同时负责人演示如何优雅地切橘子,她先用刀将橘子的一端切平,让橘子“站稳”在桌子上。然后在橘子的一侧用餐刀非常小心地划过橘子皮,再换一侧切,直到让橘子皮像花一样绽开。她告诉大家,最重要的是刀子不能碰撞盘子发出噪音,因为优雅的女士用餐时会非常安静。


    在正式西方晚宴上基本不能用手碰触食物,所以优雅的女士要学会用刀叉剥橘子。当然,淑女也不会当众吐橘子核。在需要从嘴里拿出橘子籽的时候,要将大拇指和食指捏合,抬起手到嘴边,用手掌遮盖住嘴唇避免被其他人看到,取出籽之后,妥贴地放到盘子的边缘处。

 

学而优则嫁?


过去的西方,教会女子学校、有身份女性开办的精修礼仪学校有着“贤妻集训营”的作用。当然,身份更高的贵族女儿几乎自有乳母起就有家庭教师。小门小户的女儿,在进入社交之前则由母亲教导礼仪。教习的内容,比如跳舞、弹钢琴和唱歌,或多或少有增加魅力取悦男人的用意。

 

有教养的淑女不会风头太盛或表现得太着痕迹,过去无论是东方的女塾还是西方的淑女学校,都是一条包装待嫁女儿的流水线。莫泊桑说过,女子的价值和门第、财富无关,只取决于自身的美貌、优雅和魅力,那么淑女精修学校就是抬高女子门第的最好途径。


如今,女性不再视嫁人为头等大事,但增加魅力取悦异性,还是修习礼仪的一大动力。应该怎么去和一个男人接触,或怎么在一个男人面前表现得优雅得体。


身边有很多出身背景良好、留学归来的优秀女人没有男友,会咨询同异性的相处之道。其实学习礼仪的女性有很多有恋爱方面的需求,当有了礼仪的意识,由内而外的优雅气质会自然流露,别人自然会想靠近你。


  对于很多已婚女性而言,精修礼仪班成为一个社交平台。她们互相加微信,成立学生会,组织一起出去喝下午茶或参加高端香槟品牌举办的鸡尾酒派对,每个月都有活动。她们在精修礼仪班学会欣赏古典乐、芭蕾舞和歌剧,在婚姻之外有了寄情的地方。

热门文章换一换